微循環
在機體中,微細而呈網狀管道的血管稱為血管網,其中的血液循環稱之為微循環,是血液與組織進行物質交換的主要部位,在安靜情況下,平均僅有8~16%的毛細血管是開放的。
在推拿前后有人進行了對比,發現推拿局部毛細血管的開放量增加。據此又進一步對動物實驗,對家兔跟腱切斷再縫合,縫合后行筒部推拿治療,發現推拿局部毛細血管的開放量高增加到32%。
發現治療組跟腱斷端有大量小血管生成,形成新的血管網,而對照組動物僅跟腱周圍組織中有一些管壁增厚并塌陷的小血管。
血管中還有許多血栓形成,呈瘀血狀態。由于有新的血管網的建立,推拿組斷裂跟腱的修復還較未推拿組快。研究亦發現被推拿部位的毛細血管數,較推拿前增加了五十多倍。
舒筋通絡
肌肉的收縮,緊張直至痙攣,經絡不通,局部麻木不仁,疼痛是推拿臨床的常見癥狀。推拿可以通過疏筋通絡,消除上述癥狀,以而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在組織損傷后,損傷部位可以發出疼痛刺激,通過人體正常的反射作用,該刺激可以使機體有關組織處于警覺狀態,肌肉收縮,緊張直至痙攣是這一狀態的表現。
其目的是為了減少肢體的活動,防止過度的運動而牽拉受損處,從而引起疼痛或再損傷。
循環障礙
有人形象地稱疼痛是神經失去血液供應時的叫喊,當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時,組織所需的營養和氧氣供應不足,酸代謝產物不能及時移去而堆積。
局部組織H+濃度增高鉀、鈉離子泵運行發生障礙,而H+、K+都是強烈的致痛的物質,刺激神經末梢而引起劇烈疼痛。
而推拿治療正如前述,可以改善局部組織的微循環,使病變組織血供增加,致痛物慢慢移去或被結合,從而使疼痛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