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合谷穴
動作要領:一手拇指張開,虎口拉開,另一手拇指按壓穴位進行揉按,兩手交換按壓1~2分鐘。
取穴方法:拇、食指張開,使虎口拉緊,另一手的拇指關節橫紋壓在虎口上,拇指關節前彎曲,拇指尖所指凹陷處即是穴位。
作用:具有通經鎮痛、解表清熱、開竅醒神、熄風之功效。主治頭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特效。
按曲池穴
動作要領:以拇指尖按摩另一臂的曲池穴,兩手交換按摩1~2分鐘。
取穴方法:仰掌屈肘,肘橫紋頭呈現凹陷處即是穴。
作用:祛風解表,調理腸胃,疏利關節,能調理臟腑功能,瀉火去熱,是治療上肢偏癱的主要穴位。
按摩下肢穴位
搓命門穴
動作要領:兩手相互搓熱,兩手依次在命門穴上下來回搓熱,可做2~3分鐘。
取穴方法:由肚臍中做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后正中線之交點就是命門穴。
作用:有培補腎陽、通利腰脊的功能,能壯腎補虛,溫補脾陽。可治療腰部虛冷疼痛、遺尿、腹瀉等癥。
拍擊足三里穴
動作要領:雙手握拳,以曲骨處敲打穴位。或者以拇指肚按揉穴位,須用力,以感麻脹為度。按揉、敲打5分鐘以上為好。
取穴方法:屈膝成90°,由外膝眼往下量四橫指距脛骨外一橫指處。
作用:調理脾胃,調補氣血,疏通經絡,扶正培元,是治療胃腸疾病的重要穴位。
常按此穴可增進食欲、幫助消化,還可改善心臟功能、調節心律,提高防御疾病的能力。
揉太沖穴
動作要領:用手大拇指按揉兩太沖穴3~5分鐘。
取穴方法:由第一二趾間縫向足背上推,至二骨聯合前緣凹陷中即是穴。
作用:清肝瀉火,舒肝解郁,調經和血,疏肝理氣,是治療肝病的特效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