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法
(一)后伸背法 醫生與患者背靠背地站立,醫生兩肘套住患者兩肘(醫生兩肘在里),以臀部頂住患者腰部,彎腰、屈膝,將患者反背起,先左右水平方向搖動數次,待患者放松后,醫生迅速伸膝挺臀,同時加大腰部前屈的角度,隨即將患者放下。
(二)側背法 以腰部右側屈受限為例。患者站立,右側上肢置于醫生頭后。醫生站于患者右側,以左髖頂住患者右髖,左手扶住患者腰部,右手握住患者右手,醫生右腳向右跨出一步并帶動患者做右側屈,至大限度時,醫生以左髖向左頂患者的右髖,用以加大患者腰部右側屈的角度。
3 抖法
(一)肩部抖法 患者取坐位。醫生站在患側,雙手握住患者的手指并使患者肩關節外展,先牽引,在牽引的情況下,做連續、小幅度、均勻、快速的上下抖動并使肩關節抖動的幅度大。在抖動過程中,可以瞬間加大抖動幅度3至5次,但只加大抖動的幅度,不加大牽引力。
(二)腰部抖法 患者取俯臥位。一助手固定患者腋下。醫生雙手托住患者兩個踝關節,兩臂伸直,身體后仰,與助手相對用力,牽引患者的腰部,待患者腰部放松后,醫生身體先向前,然后身體后仰,瞬間用力,上下抖動3~5次,使患者腰部抖動的幅度大。
(三)髖部抖法 患者取側臥位。醫生雙手握住患者踝關節,先牽引,在牽引的情況下,做上下、快速的抖動。
4 屈伸法
(一)單純屈伸法:使患者關節沿冠狀軸進行運動的手法,稱屈伸法。屈伸法可用于各關節,使關節加大屈伸運動幅度。
(二)屈轉伸法:先使關節極度屈曲,再突然使該關節極度伸直。本法用于治療關節伸直(背伸、后伸)功能受限。如在治療急性腰部軟組織損傷致腰部后伸功能受限時,可先使患者腰部前屈,患者手扶床邊。醫生一手扶患者腹部,另一手扶患者腰部。先使患者腰部極度前屈,在患者放松的情況下,醫生一手改放在患者胸部,另一手向前推按患者腰部,兩手協調用力,使患者腰部迅速后伸以恢復腰部后伸功能。
(三)伸轉屈法:先使關節極度伸直,再突然使該關節極度屈曲。本法用于治療關節屈曲功能受限。如治療患者腰部前屈功能受限時,使患者站立,醫生站于患者身后,用身體的右側頂住患者身后,右手置于患者腹部,左手置于患者肩部。當患者放松后,醫生用右手虛掌扣打患者小腹部,右肩撞擊患者背部,同時左手推按患者背部正中。以上3個動作同時進行,使患者腰部迅速前屈,用以治療腰部前屈功能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