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口痛:內關
心臟不好的人突發心絞痛,除了含硝酸甘油,還可以按內關穴。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對其進行點、按能夠活血通絡,起到止痛的作用。手腕橫紋往上約三指寬處,就是內關。一般需按5分鐘。
腹痛:神闕
神闕就是肚臍。腹痛的病人,自己用掌根揉神闕穴10分鐘,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中醫認為,神闕位于中下焦之間。揉、摩神闕穴能溫通血脈,調和中下焦,疏通胃腸氣,達到止痛的目的。
痛經:八髎穴
不少女性常年備受痛經折磨。中醫認為,痛經是胞宮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根據“通則不痛”的原理,需要通調氣血、溫經化淤。在人體的骶部,即臀部以上、腰部以下,有8個穴位,分別為左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合稱“八髎穴”。患者俯臥位,家人用掌根摩擦這個區域,達到透熱的程度為宜,能夠從外而內調理胞宮,起到止痛的目的。
腿痛:伏兔、膝眼、解溪
人過了30歲,關節就開始退化,腰腿痛經常困擾著中老年人。通過按摩3個穴位,能起到一定的止痛效果。伏兔在大腿前部中間,離膝蓋一掌的距離。膝眼位于膝蓋骨兩側的凹陷處。解溪位于小腿與足背交界處的中央凹陷處。按摩的時候,一方面按揉伏兔、膝眼、解溪3個穴位,同時配合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曲和旋轉練習,能起到舒筋、活血、鎮痛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穴位按摩有很好的止痛效果,但要想徹底治療,還需要找專科醫生,進一步審證求因,辨證施治。
按法
用指、掌、肘或肢體的其他部分著力,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約30s),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松的手法為按法。具有疏筋活絡,放松肌肉,消除疲勞,活血止痛,整形復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適用于經絡穴位,臨床上常與拇指揉法相結合,組成“按揉”復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應及緩解用力按壓后的不適感,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發緊、也用于關節處,如腕關節、踝關節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點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與步驟
1.用指、掌、肘或肢體其他部分著力于皮膚上。
2.由輕到重地逐漸用力按壓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時間,再由重到輕地緩緩放松。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兩種為常用。拇指或示、中、環指面著力,按壓體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稱指按法。用單掌或雙掌掌面或掌根或雙掌重疊按壓體表某一部位,稱掌按法。
(二)動作要領
1.按壓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操作時用力方向要與體表垂直,由輕逐重,穩而持續,使力達組織深部。
2.拇指按穴位要準確,用力以病人有酸、脹、熱、麻等感覺為度。
結語:聽了小編的以上講解你是不是受益匪淺啊,按摩可以給大家帶來很多的好處,特別是給身體養生方面的健康帶來了很多的好處。現在生活壓力很大,相信很多人身體多多少少有一些小毛病,希望大家在空余時間可以來嘗試一下按摩,到底是不是就像小編說的那么好呢?只有實踐了才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