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健康的角度說,人們食用玉米油遠比食用花生油及其他植物油的好處要大。在磨得很粗的玉米面中含有大量白胺酸和麩胱甘肽,能抑制抗癌藥物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還能抑制腫瘤生長。
因為麩胱甘肽能像枷鎖一樣鎖住致癌物質的生長,使其失去毒性,終將其排出體外。
輔助治療多種疾病
祖國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有開胃、健脾、除濕、利尿等作用,主治腹瀉、消化不良、水腫等。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
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維生素E還可促進人體細胞分裂,延緩衰老。
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
而豐富的鈣、磷、鎂、鐵、硒等,及維生素A、B1、B2、B6、E和胡蘿卜素等,對膽囊炎、膽結石、黃疸型肝炎和糖尿病等有輔助治療作用。
粗糧細吃提高營養
玉米的吃法很多,如嫩玉米上市時,每天啃一個“煮棒子”為理想;在夏天,可用大米(或小米)、玉米面熬粥喝;其他季節只用玉米面熬粥即可。
熬玉米粥時,加一小匙純堿或小蘇打,可將結合型維生素B5分離出來,利于人體吸收。玉米面加大豆粉,按3∶1的比例混合食用,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粗糧細吃、提高營養價值的方法。
除了煮玉米,以上幾種做法外,玉米的做法還有很多,像玉米烙,玉米餅,玉米排骨湯,玉米青豆炒香腸,烤玉米,爆米花等等。
不同顏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
黑玉米護腎
黑玉米蛋白質含量比黃玉米高1.23倍,脂肪含高1.3倍,粗纖維含量高16.36%,銅、錳、鋅含量高8倍,鉀、鈣含量是黃玉米的3倍,營養性抗癌劑“硒”含量竟比黃玉米高8.5倍,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于黃玉米,黑玉米中誘人的元素當為黑色素。
眾所周知,黑色入腎,可有效地改善肝、心、脾、胃“五臟”功能,使之良性循環;能有效地清除人體內的自由基,減少脂質堆積,平衡人體肥瘦,使人保持佳體形,能有效地防止可見光和紫外線的輻射,防止不良色素沉積,護膚美容,使人青春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