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冬季節的時候,人們總有一些異常的干燥現象,這跟天氣氣候也有很大的關系,在秋季的時候,人們身體有干燥的現象,就很容易上火,上火也會給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下面就讓劉維明專家來講講秋季上火的原因有哪些吧。
該視頻主要文字介紹:
其實在秋季的時候上火的人還是比較多的,天氣氣溫下降,寒冷干燥,就會因為干燥引起很多的上火或者其他疾病等現象。
秋季如何預防上火,秋季應當平衡飲食防上火
進入寒露已近半個月,從節氣的角度來看,寒露之后氣溫降低,也是天氣開始逐漸轉冷的象征,全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秋季。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空氣也逐漸變得干燥。
雖然北方地區的秋季并不漫長,甚至非常短暫,但氣候條件的細微改變也可能給人體健康帶來威脅,一些人容易出現頭暈、口舌生瘡等癥狀,這些與秋季上火有一定關系,防上火便成為這個季節健康養生的重要方面。
氣溫降低、氣候干燥為重要原因
在秋天,人們有上火的現象是跟什么原因有關呢?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是人體外感病邪,同時人體經過夏季炎熱過汗之后津氣耗損及復感燥熱病邪導致的。
體內火氣過大會對健康帶來威脅。舉例來說,胃火可以導致胃疼、大便干燥等癥狀,肺火則可能引起咯血、咳嗽、黃痰等癥狀,肝火有可能與一些煩躁的出現及容易失眠等有關。
除去氣候條件的變化之外,人本身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給疾病造成了可乘之機。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由內而生,外界原因則會成為上火癥狀的誘因。
如果經常熬夜、工作壓力等都會造成人們的身體體質下降,所以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證人體健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每天保證充足的飲水,人體失水達到體重的10%時,會出現煩躁、全身無力、體溫升高、血壓下降及皮膚失去彈性等癥狀。因此,足夠的水分攝取是非常重要的。
專家建議,一般情況下,建議在溫和氣候條件下生活的輕體力活動的成年人每日少飲水1200ml,飲水應少量多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應盡量避免感到口渴時才喝水的習慣。
頭痛、皮膚干燥等或與上火有關
進入秋季后,隨著天氣的變化,不少人都會出現皮膚干燥、咽喉發干等癥狀,這些都是上火的表現。很多人認為上火是小毛病,無需專門用藥或就醫。
實際上,上火的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注重平衡飲食并保證生活規律,通過自身調節可以恢復健康,無需用藥或就醫;但是對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專家建議,一些病癥同樣會使人體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容易引起舊病復發。因此,對于秋季上火還是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進入秋季后,有些人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季節性頭痛。專家解釋,頭痛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季節性的頭痛或與上火有關。
很多情況下,在服用一些中藥并結合理療方式的基礎上,通過飲食調理及心理疏導等,多數的慢性頭痛患者癥狀均可以得到緩解。
本期嘉賓介紹
劉維明
女,濟南市中醫醫院主任。
注意:本頻道文章版權歸山東電視臺,并不代表本頻道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