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膽囊切除術是急性膽囊炎的根本治療。手術指征:
①膽囊壞疽及穿孔,并發彌漫性腹膜炎者;
②急性膽囊炎反復急性發作,診斷明確者;
③經積極內科治療,病情繼續發展并惡化者;
④無手術禁忌證,且能耐受手術者。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石者;診斷一經確立,行膽囊切除術是一合理的根本治法。
如病人有心、肝、肺等嚴重疾病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手術,可予內科治療。
中藥方劑
1.郁金粉20克,白礬粉15克,火硝粉30克,滑石粉60克,甘草粉10克,研細混合,每服10克,大麥粥汁送下,每日3次。
2.陳皮10克,佛手或擰檬(鮮品)、山楂、金錢草各15克。將其中的一種中藥代茶飲,每日換一味。用法為:先將中藥洗凈,加入沸水中一杯或冷水煮服15分鐘, 隨時喝,隨時加入開水。
3.金錢草20克,茵陳、佛手各15克,梔子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帖,可長服,也可以每月服藥三周,停一周,連續2-3月后停藥觀察。
針刺療法
針刺治療膽道疾病具有解痙止痛、利膽排石、降逆止嘔作用,可單獨使用,也可配合其他療法使用。
1、體針
①針刺 :a. 穴位:膽俞、中脘、足三里、治膽穴、陽陵泉。絞痛加合谷;高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b. 針法:選以上穴位2~4個,深刺、重刺,持續捻針3~5分鐘,留針30分鐘,每日2次。
②電針:a. 穴位:右膽俞(陰極),治膽穴,日月,太沖(陽極)。b. 方法:進針,有針感后接電針儀,使用可調波,強度由弱逐漸加強,以可耐受為度,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
③水針 ;a. 穴位:膽俞,足三里、中脘、治膽穴。b. 方法:選1~2個穴位,每穴注射當歸液或紅花液2ml;或10%葡萄糖液5ml,進針有針感后快速推注,每日1~2次。
取穴右側日月、期門。上腹疼痛較劇和膽囊脹大者用巨闕透腹哀、治膽穴。進針后接電針儀,通電60分鐘,每日1次,疼痛重者也可一日2次。同時口服33%硫酸鎂40ml.
2、耳針
①穴位:肝、膽、脾、胃、十二指腸、神門、交感。
②針法:選上述反應明顯的2~3穴,重刺激,留針30分鐘,每日2次。
近年,全國各地多處有人采用王不留行籽、白芥子或菜籽貼壓取穴,配合豬蹄等高脂飲食治療膽石癥,有較好的排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