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四 體檢單說身體異常趕緊自己抓藥
自己胡亂抓藥可能會和醫生所開的配方相沖突,有的時候直接耽誤病情。大家都知道,有些食物是相克的,藥物也是如此。若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自己抓藥,可能會影響的其他器官功能的指標,常常不知道為什么會引起異常。所以,藥物并不是針對性的治療的方法。非專業人士一定不要自作主張的買藥。
好接受醫生與專業管理中心的指導,從心理、運動、營養、睡眠、食物鏈、環境、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八方面進行“健康干預”。
三大常規就是血常規、尿常規和大便常規,不要小看這三項檢查,一些血液、尿液都能夠檢查出是否有疾病的存在。但是對于三大常規的體檢報告,非專業人士都是不大能看的懂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讀一下三大常規的體檢報告。
叫你讀懂三大常規的體檢報告
血紅蛋白比正常偏低,是貧血嗎
首先應該了解一下貧血的確切概念。貧血是指人們的外周血液中單位體積內的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和(或)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參考值。由于有些類型的貧血的紅細胞計數與血紅蛋白比值不成比例,所以幾個指標中以血紅蛋白濃度為重要。
對于一個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就可以診斷為貧血了。當然,在血常規檢驗中,貧血的診斷項目還有幾項,如MCV、MCH、MCHC和RDW等,這些都是用來診斷貧血的類型的。
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異常是炎癥的表現嗎
不一定。
在某些生理情況下,如年齡、妊娠與分娩、運動、疼痛和情緒影響等,都可以造成白細胞的輕度升高或降低。至于病理情況,常見的當然是急性細菌感染和化膿性炎癥,可導致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值增多;如果是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的話,可表現為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值降低,淋巴細胞比值增高;如果有寄生蟲感染或過敏性疾病的話,嗜酸性粒細胞的比值可顯著增高。
此外,惡性腫瘤、白血病、心肌梗塞、自身免疫病等均可引起白細胞計數和分類的異常。當遇到細胞形態異常時,醫生同時會在檢驗報告中予以提示的。
尿常規檢查發現白細胞,是怎么回事
正常生理情況下尿液中可見少量白細胞。如果發現多量白細胞,則表示人體泌尿系統有化膿性炎癥,俗稱尿路感染。
通常情況下,我們還可以根據尿三杯試驗,確定尿中白細胞產生的部位,從而診斷炎癥的類型,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尿道炎等。
尿里有紅細胞,是血尿嗎
如果發現尿液中紅細胞高于正常參考值,首先應該明確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生理性的常見于女性月經期留尿,所以做尿常規化驗應該避開女性的生理周期。病理性的血尿從外觀和出血程度上又可分為顯微鏡血尿和肉眼血尿,常見于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膀胱炎、腎結石、腎結核、腎盂腎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