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針刀進針要速而捷
這樣可以減輕進針帶來的疼痛。在深部進行鏟剝、橫剝、縱剝等法剝離操作時,手法宜輕,不然會加重疼痛,甚或損傷周圍的組織。在關節處做縱向切剝時,注意不要損傷或切斷韌帶、肌腱等。
5、術后處理要妥當
術后對某些創傷不太重的治療點可以做局部按摩,以促進血液循環和防止術后出血粘連。
6、注意手術好后隨訪
對于部分病例短期療效很好,1-2個月后或更長一些時間,疼痛復發,又恢復原來疾病狀態,尤其是負荷較大的部位如膝關節、肩肘關節、腰部等。
應注意下述因素:病人的習慣性生活、走路姿勢、工作姿勢等造成復發;手術解除了局部粘連,但術后創面因缺乏局部運動而造成粘連;局部再次遭受風、寒、濕邪的侵襲所致。因此,生活起居尤當特別注意。
小針刀治療頸椎病,是一種新型的中西醫結合療法,以該療法治療頸椎病及其周圍軟組織損傷性疾病效果非常好。
小針刀療法的原理
依據生物力學理論,集中醫針刺療法和西醫手術療法的優點,利用小針刀兼有針灸針及手術刀作用的獨特作用,加強針灸針的針刺感應,加上避免了手術刀較大的創傷性,對于治療疼痛性的頸椎病效果非常好。
小針刀治療頸椎病主要對頸椎生物力學的失衡進行調整和治療。
原理是利用小針刀特殊的結構設計和治療手法,剝離、疏通肌肉、韌帶、筋膜間的各種粘連,使肌肉、韌帶、筋膜得以松解、修復,恢復頸椎的動力平衡,解除或減輕活動受限癥狀,阻止、減緩頸椎間盤的退變。
小針刀治療頸椎病時的小針刀
小針刀分手持柄、針身、針刀三部。針刀寬度一般與針體直徑相等,刃口鋒利。多為自行制作,其形狀和長短略有不同,一般為10-15厘米左右,直徑為0.4-1.2毫米不等。應用小針刀前,必須高壓滅菌、或經酒精浸泡消毒,以免病毒感染患者。
小針刀治療頸椎病,在體位選擇時,主要是以醫生操作時方便、患者被治療時自我感覺體位舒適為原則。在選好體位及選好治療點后,作局部無菌消毒,即先用酒精消毒,再用碘酒消毒,酒精脫碘。后確認進針部位,并做以標記,期間為避免疼痛,可作局部麻醉,阻斷神經痛覺傳導。
總結:通過上述的文章對小針刀的作用和針刀治療頸椎病等有關知識的詳細的介紹,相信大家現在一定都對小針刀療法的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大家覺得這些知識對你有幫助的話,請不要忘了與你身邊的小伙伴們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