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當感覺到腳部某一部位受到擠壓和摩擦時,應及時選用雞眼墊、順趾器、分趾器、護趾套等足科支具,來減輕摩擦和擠壓。雞眼的預防辦法。
3.當腳底有雞眼和腳墊形成以后,可以穿特異性或非特異性矯形鞋墊,來改變足底受力,以達到減輕摩擦的作用。
4.經常泡腳:堅持養成每天晚上熱水泡腳的習慣,以軟化雞眼和腳墊。
防治雞眼選雙合適的鞋
雞眼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鞋的不合腳或不符合足的工程學原理,如鞋太緊或鞋跟過高,就會擠壓足部的某一局部,造成這個部位的反復受壓;如鞋太松,腳就會很容易在鞋里滑動摩擦,刺激角質增生形成厚繭。
由于女性鞋子的設計常求款式新穎、造型美觀,而忽略了人體工程學原理,故設計出的鞋子窄面的多、鞋頭尖的多、鞋跟高的多,而這些不合適的鞋穿在腳上很容易造成腳趾的扭曲、外翻以及腳底和腳趾不當的擠壓,因此,女性發生雞眼的幾率比男性高出許多。
由于雞眼主要是因鞋與腳摩擦和擠壓有關,因此有效的預防就是穿鞋要選擇合腳又舒適的,不能有壓迫感,且腳趾要有一定的活動空間。
在預防雞眼的工作上,我們應該多備用幾雙鞋子換著穿,而且一定要選擇很舒適的鞋子。因為不同的鞋子對于腳部的壓迫力都不一樣,所以我們在選擇鞋子的時候,盡量去選擇相同的款式,這樣能夠很好的防止雞眼的發生。
小心街邊治雞眼
挖雞眼竟被傳染腳病
十幾天前王女士在路邊看到,一地攤上寫著“取雞眼”,而她左腳的那個雞眼治了很久都沒治好,于是便上前打聽。攤主稱取一個雞眼只需15元,而且保證一星期內痊愈。聽到一星期包好,王女士趕緊將鞋脫掉。攤主拿出工具很快就將雞眼挖掉了。誰知一個星期過去了,王女士腳底挖開雞眼的部位,出現紅腫、瘙癢等癥狀。王女士急忙到醫院檢查,不由驚出一身冷汗:王女士被傳染到一種腳病!她急忙去找攤主索賠,然而早已“人去樓空”。
街頭地攤衛生狀況令人憂
調查者發現該路段有不少“取雞眼”的地攤。這些攤位的家當大多僅幾把椅子、幾把小刀、鑷子和一瓶碘酒等,收費在10-20元不等。
于是調查者來到靠近長途車站的一地攤前,佯裝要取雞眼。老板一聽,趕緊笑臉相迎?!澳阌玫氖鞘裁此?”“我這藥是從重慶老家帶來的‘神藥’,即使你拿1000元到大醫院也買不到。”說話間,老板從他的包中拿出一個黑色的玻璃瓶,并從里面倒出幾顆黑色的東西讓記者看。緊接著,老板將黑瓶子放在地上,又拿出一把小刀,在沒有對小刀消毒的情況下就要幫記者挖雞眼。見此狀況,記者趕緊起身離開。記者又走訪了另一家地攤,攤主稱用的藥叫“天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