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竇性心動過緩多為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所致,也可由竇房結異常引起,例如正常新生兒的某些生理活動如打嗝、吞咽、哈欠、排尿、排便等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小早產兒甚至鼻飼時也可有明顯的竇性心動過緩。刺激副交感神經如壓迫前囟、眼球、刺激鼻咽部、頸動脈竇及夾住臍帶等都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心率可慢至80次/min左右。或者某些器質性心臟病如病毒性心肌炎、先天性心臟病等病變影響竇房結時,心內直視手術損傷竇房結時,都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且新生兒呼吸暫停發生時或發生后、胎兒宮內窘迫、低體溫、新生兒窒息、嚴重高膽紅素血癥、甲狀腺功能低下、顱內壓升高(見于顱內出血、顱內感染等)、電解質紊亂如高血鉀,以及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利多卡因、奎尼丁、母親用β-受體阻滯藥等,皆可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4、癥狀性SND
是由于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低體重兒竇房結暫時發育不完善,某些疾病和新生兒窒息、缺氧、呼吸暫停、肺透明膜病、肺炎、血液黏滯,易使其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癥狀。
5、竇房結功能不良
1985年Rein等報道新生兒及嬰兒竇房結功能不良(sinus node dysfunction,SND),系指竇房結因某些病理的原因或由于自主神經功能紊亂不能正常發出沖動或沖動傳出受阻而發生的一系列臨床表現如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竇房阻滯、心動過緩-過速綜合征、昏厥、呼吸暫停、心搏驟停等。
很多患兒家長們都不能理解新生兒心律失常的鑒別工作,其實鑒別新生兒心律失常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經過仔細的鑒別,就無法準確的發現病情。
各種類型的心律失常鑒別,詳見上述臨床表現和輔助檢查中所述。
1、與竇性心動過速鑒別
(1)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律規整勻齊,每分鐘心率的變異<1~2次,而竇性心動過速心律多不勻齊。
(2)室上性心動過速為異位節律,具有突然發作、突然終止的特點,而竇性心動過速心率變化是逐漸的。
(3)室上性心動過速心率更快,一般在230~320次/min。而竇性心動過速一般在220次/min以下。
2、與室性心動過速鑒別
(1)室上性心動過速伴室內差異傳導時可類似室性心動過速,但心電圖多表現有束支傳導阻滯的圖形,即在V1導聯多為“M”形,V5導聯有深寬S波。
(2)室上性心動過速心律規整勻齊,心率快;而室性心動過速速率稍慢,一般為150~180次/min,心室率有輕度不規則。
結語:今天關于新生兒心律失常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家長朋友們的重視,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患上心律失常這種危險的疾病,只要大家做好預防工作就能避免新生兒心律失常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