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不要慕名進補,養生專家稱,一些市民盲目認為價格越高的藥物,就越能補益身體。其實,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煩躁激動、血壓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進補,應該分清虛實。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的病人不宜用補藥。而虛病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只有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將適得其反。
專家強調,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會有害,建議進補還需適量。“重藥物、輕食物”并不科學,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秋季到了,有關養生進補的事宜也該根據季節改變,尤其是注重身體健康的人群,更應根據季節改變及時作出調適。
需要提醒的是,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涼燥,而白露的“燥”是“溫燥”,因此,在飲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種花色多樣,其中藕、荸薺、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蘋果、葡萄、百合、銀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時調養佐餐的圣品。
在秋分時節,可適當多吃些辛酸味、甘潤或具有降肺氣功效的果蔬,特別是白蘿卜、胡蘿卜。秋分養生雖然以多吃“辛酸”果蔬為主,但也不可吃得太飽,以免造成腸胃積滯。需要注意的是,秋分后寒涼氣氛日漸濃郁,如果脾胃不好、經常腹瀉的人,水果吃多了還容易誘發或加重病情。
多鍛煉身體
應注意多鍛煉身體,來增強體質,預防感冒引起的腹瀉。
食物加熱后進食
在進食剩飯時一定要充分加熱,即使是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需要加熱后方可食用。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不要因為氣候的轉冷,而一直把窗戶關上,這是很不健康的。這樣很容易讓房間里滋生病毒細菌,從而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危害。所以我們好能多開窗,在白天的時候把窗戶打開來透透氣,這樣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可能。
多補充水分
很多人都認為“多吃多拉,不吃不拉”,便自作聰明地禁食,這無異于火上澆油,會加重體內脫水程度.因此,腹瀉時不必禁食,應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牛奶,肉湯之類。
天氣變化增減衣服
季節交替,天氣變化使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建議大家要注意保暖,應根據天氣變化來增減衣服,避免著涼鬧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