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系統
正常情況下,呼吸為腹式呼吸,呼吸頻率40~50次/分。心率100~150次/分(平均120次),有明顯的竇性心律不齊。常可聽到心臟雜音,但其中大約只有10%與先天性心臟病有關。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疾病的新生兒,例如大動脈閉鎖,右或左心室發育不全,可表現出蒼白或心力衰竭的癥狀。
肌肉骨骼系統
肢體應該對稱且能自主活動。新生兒仰臥,髖關節和膝關節屈曲時,股部能完全外展到檢查桌平面。若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話,主要表現為外展受限,且當股骨頭滑入髖臼時可摸及彈響聲。
神經系統
應引出Moro反射,吸吮反射和覓食反射。正常情況下,深部腱反射應存在并兩側對稱。
皮膚
皮膚通常是紅潤的,但在生后初幾小時常出現手足發紺。幾天后發生干燥,蛻皮,尤其是足踝和手腕皺褶處。因為分娩時受產道擠壓,頭位娩出的嬰兒在頭面部可見到瘀斑,但若見于臍以下部位皮膚時,則表示有異常。
頭部
頭位產時頭部可變形,有顱縫重疊和頭皮水腫或瘀斑(產瘤)。頭顱血腫通常在生后初幾小時,水腫消失前不明顯,幾個月后才逐漸消失,不必抽吸。
腹部
由于10%的新生兒可有腹部畸形,需要在生后頭幾天內仔細觀察,包括腎臟和其他器官形狀,大小或位置的異常。正常情況下,肝臟在肋緣下1~2cm處可觸及,脾尖很容易被觸及。一般兩側腎臟均可觸及,左側比右側更容易觸及,若不能觸及腎臟,可能存在腎缺失或發育不全。
生殖器
足月男嬰的睪丸應在陰囊內,新生兒常發生鞘膜積液和腹股溝疝。一個硬的變色的陰囊腫塊可能是睪丸扭轉,尤其是臀位產時。雖然睪丸扭轉很少見且在新生兒期疼痛不明顯,但屬外科急診。
如扭轉存在,通過斑痕的分布和睪丸的硬度可鑒別睪丸扭轉還是單純性挫傷。女嬰陰唇突出,可出現暫時性和非刺激性的粘液,偶爾呈血性的分泌物(假月經),然而如有血塊時應加以檢查。陰唇系帶后可見一小腫物,認為是母親激素刺激所致,幾周后即消失。
體重:新出生的孩子的正常體重為2.5~4.0kg。生后頭3個月嬰兒體重增加快,每月約增750~900g;頭6個月平均每月增600g左右;7~12個月平均每月增重500g,1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體重的3倍。健康嬰兒的體重無論增長或減少均不應超過正常體重的10%,超過20%就是肥胖癥,低于平均指標15%以上,應考慮營養不良或其他原因,須盡早去醫院檢查。
身長:嬰兒在生后頭3個月身長每月平均長3~3.5cm,4~6個月每月平均長2cm,7~12個月每月平均長1~1.5cm。在1歲時約增加半個身長。小兒在1歲內生長快,如喂養不當,耽誤了生長,就不容易趕上同齡兒了。
頭圍:1歲以內是一生中頭顱的發育快的時期,測量頭圍的方法是用塑料軟尺從頭后部后腦勺突出的部位繞到前額眼眉上邊。小兒生后頭6個月頭圍增加6~10cm,1歲時共增加10~12cm。頭圍的增長,標志著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