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預防羽球健身中的損傷
羽毛球運動具有較強的對抗性和技巧性,運動者在場上要連續做各種復雜的技術動作,如起動、急停、快速向前、后、左、右移動,及軀干后仰、側彎、扭轉、前屈、揮拍擊球等。在此過程中,動作的持續性、突然性、劇烈性都比較強,迫使運動員的身體承擔較大的負荷。因此,如果稍不注意,就會造成機體損傷。
業余羽毛球愛好者主要傷病部位為腰、腕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少數愛好者甚至同時被多處病痛折磨著。調查發現受傷部位多的是腰部,其次是膝關節、踝關節。
1、腰部損傷 腰部是羽毛球運動中容易受傷的部位,有80%的專業羽毛球運動員都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間盤突出,因為在中國的羽毛球的教學中,所有的教練都要求側身用正手打頭頂區的球(左撇子則相反),所以凡是打到頭頂區的球,基本上回球都要用到一定的腰力。作為業余愛好者來說,運動能力和水平決定了他們往往要借助更多腰部力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因而也就更容易受傷。
防治措施:充分做好熱身運動;擊球時腰背部肌肉保持一定的緊張度;盡量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此外,也可以使用護腰,以加強對腰部的保護和支持,避免運動損傷。平時要適當加強腰背部肌肉力量的鍛煉。
2、膝關節損傷 膝關節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關節,是由股骨內外側髁、髕面、脛骨內側髁等包在關節囊內構成。膝關節的輔助結構主要有:半月板、前后交叉韌帶、脛腓側副韌帶。膝關節的主要損傷是膝關節內外側韌帶拉傷,損傷性滑膜炎、髕骨勞損還有半月板損傷。一般韌帶的損傷主要由于突然受力或受力不均造成的;而半月板的損傷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損傷之后難以恢復,嚴重影響傷者參加正常運動,甚至有可能影響日常工作和生活。
防治措施: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運動;運動過程中尤其是在冬天要注意膝關節的保暖;可根據自身情況佩戴護膝以增加外在保護;在運動過程中量力而行,注意強度切不可勉為其難。在運動間隙加強股四頭肌力量練習以增強下肢力量。
3、踝關節損傷 步法是羽毛球的基礎,而踝關節在羽毛球運動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運動強度非常大,因而踝關節也成為較易受傷的部位。腳踝關節損傷主要為兩種:扭傷、跟腱斷裂。輕微扭傷在運動中較為常見,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腫脹和關節僵硬,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后即可恢復。但若恢復不完全又再次扭傷,則易造成傷者習慣性扭傷,其后果也是相當嚴重。
防治措施:加強小腿肌肉鍛煉;運動前要充分熱身,并活動踝關節;配戴護踝以增加踝關節的穩定性。在運動間隙增強踝關節力量,如不負重的踮腳尖練習。
總結:羽毛球運動,合理的運用各種擊球技術和步法將球在場上往返對擊,增強上肢、下肢和腰部肌肉力量,加快了鍛煉者全身血液循環,增強了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功能。長期進行羽毛球鍛煉,肺活量加大,可使心跳強而有力,耐久力提高,對全身性健康又這非常良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