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脫簡介
墨脫又名白馬崗,是西藏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的宗教經典稱:“佛之凈土白馬崗,圣地之中殊勝。”這些受到信徒頂禮膜拜的圣地,給眾多西藏人的心靈播下無限的誘惑,墨脫的門巴人、珞巴人說他們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馬崗”,意思是“隱藏著的像蓮花那樣的圣地”。在佛教的觀念里,蓮花是吉祥的象征。
大昭寺簡介
位于拉薩老城區的中心,距今已有1350年的歷史。傳說大昭寺寺址早是一片湖,松贊干布曾在此湖邊向尺尊公主許諾,隨戒指所落之處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人湖內,湖面頓時遍布光網,光網之中顯現出一座九級白塔。于是,一場以千只白山羊馱土建寺的浩蕩工程開始了。大昭寺共修建了三年有余,因藏語中稱“山羊”為“惹”,稱“土”為“薩”,為了紀念白山羊的功績,佛殿初名為“惹薩”,后改稱“祖拉康”(經堂),又稱“覺康”(佛堂),全稱為“惹薩噶喜墀囊祖拉康”,意即由山羊馱土而建的。“大昭”的名字據說與始于15世紀的“傳昭大法會”有關。 大昭寺是西藏現存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早的土木結構建筑,并且開創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市局規式。經歷代多次整修、增拓,遂形成了如今占地25100余平方米的宏偉規模。 大昭寺不僅僅是一座供奉眾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們膜拜的殿堂,它還是佛教中關于宇宙的理想模式――壇城(曼陀羅)這一密宗義理立體而真實的再現。在大昭寺的正門人口處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漢藏兩種文字刻著公元823年簽訂的唐蕃會盟書。
大昭寺始建于647年,是藏王松贊干布為紀念尺尊公主入藏而建,后經歷代修繕增建,形成龐大的建筑群。寺建筑面積達25100余平方米。有20多個殿堂。主殿高4層,鎦金銅瓦頂,輝煌壯觀,具有唐代建筑風格,也吸取了尼泊爾和印度建筑藝術特色。大殿正中供奉文成公主從長安帶來的釋迦牟尼12歲時等身鍍金銅像。兩側配殿供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尺尊公主等塑像。
珠穆朗瑪峰簡介
位于西藏定日縣正南方,喜馬拉雅中段的中尼邊境處。珠穆朗瑪,藏語意為“圣母”,它是世界高大的山系喜馬拉雅山的主峰,海拔8,848.1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這是中國登山運動員于1975年登上該峰后測定的精確數字,這個數字校正了人們長期堅持的八千八百八十二米的說法。為世界第一高峰。早在1721年,清朝政府編繪的《皇輿全覽圖》,就采用了“朱姆朗馬阿林”之名(“阿林”是滿語山峰之意),并精確地標出了它的具體位置。
珠穆朗瑪峰是一座終年被積雪覆蓋的高山,海拔為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有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登上珠穆朗瑪峰,但是珠穆朗瑪峰的氣候惡劣,氣候比較好的時間較為短暫,一年之中只有2個季節適合登峰,分別是5月份和9至10月份。
中國西部的山脈,大多橫亙綿長,山體高峻雄偉。位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同尼泊爾、印度等國邊境上的喜馬拉雅山脈,綿延長達2 400多公里,主脈海拔平均超過6000米,是世界上雄偉的山脈。
禁忌
1、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走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并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后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帶笑容。室內就坐,要盤腿端坐,不能雙腿伸直,腳底朝人,不能東張西望。接受禮品,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煙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2、藏族人大的忌諱就是殺生,這是由于藏族人都信奉佛教的緣故,在受戒的教徒對這一點更是要求嚴格。藏族人雖然吃肉,但是他們不會親手宰殺。驢肉是藏族忌諱的食物,而有些地方還不吃狗肉、馬肉和魚肉。
3、吃飯時要食不滿口,咬不出聲,喝不出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