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減肥,是非常有效的骨關節炎預防方法,尤其是對肥胖患者。患者體重與骨關節炎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
減輕體重不但可以,減輕膝關節脛股關節的受力,而且還可以減少髕股關節的受力,達到預防疾病的發生、減輕癥狀,延緩病情發展的作用。
4、增加關節活動度的鍛煉,對預防骨關節炎也至關重要,可以是減輕僵硬,增加關節的活動量,以及防止軟組織的攣縮。
骨關節炎的日常預防措施
骨關節炎可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骨關節炎占大多數,病因不明,一般認為與年齡增加、肥胖、女性、過度勞損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從性別上看,女性發病數多于男性且發病年齡比男性早。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避免關節受寒、受風濕,冬天可以戴護膝。護膝既可以保暖,又可以加強關節的穩定性,不容易受傷。
許多病人冬天不發病,夏天發病,原因是冬天都知道要保暖,炎炎夏日卻貪涼,整天呆在空調房間里,不注意關節的保暖,導致疼痛發作。
其次要避免關節外傷,尤其是老年患者,行走不便,容易“打軟腿”,加重病變的進展,外出時用一根手杖可以輔助關節的支持力,避免跌倒。
注意手杖要拿在健側關節這邊。肥胖者要控制體重,體重減輕了,可以減少關節的負擔。上廁所要用坐便器(抽水馬桶),避免“蹲坑”。
久坐后不要急于站起來,先坐著活動一下關節,活動開以后再站起來。在關節疼痛發作期,應該避免負重,保持安靜,盡量不做或少做上下樓梯和下蹲動作,以免疼痛加劇。關節熱敷或熱水泡澡則有助于緩解疼痛。
若患上骨關節炎,可通過以下措施減輕病情的發展:秋冬季節寒冷潮濕,患者要注意保暖,特別要在關鍵部位包上護膝或棉布,不要讓患處接觸涼風;少爬很陡的樓梯,少走上下坡路;平時避免機械性損傷,膝關節受累者應避免跑步和球類等劇烈體育運動;對不良姿勢,如扁平足、膝內外翻、駝背和脊柱側彎等,應盡量糾正。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或退行性關節炎,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患,主要影響負重關節。本病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沒有什么原因,屬于關節本身退變所致。繼發性常見于外傷后,骨折后肢體復位不正、關節有畸形與體形肥胖等因素引起。
骨關節炎是一慢性退行性關節病,主要癥狀是關節疼痛,關節腔積液,但無明顯的全身癥狀,血檢查均屬于正常范圍。
骨關節炎的治療有哪些方法
1、保護關節
應限制關節負重活動,避免過久站立或長距離步行,可使用手杖以減輕受累關節負荷;體重超標者宜減輕體重;要注意患病關節保暖,避風寒;嚴重時可短期臥床休息,完全制動。
2、局部理療
急性期關節發熱,腫脹宜先進行局部冷敷,退熱消腫后可應用熱敷。慢性期還可應用紅外線、超短波、針灸、蠟療、按摩等。
3、功能鍛煉
合理的鍛煉可恢復肌肉收縮力,關節靈活度和防治骨質疏松,不合理的鍛煉則會增加關節負荷,引起軟骨的進一步損傷,從而加重臨床癥狀。
常常可以見到有些患者盲目地進行走長路、跳迪斯科,甚至跑步、爬山等不適的鍛練后癥狀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