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熱發作前1-3周可有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有發熱、咽痛、周身關節酸痛、乏力等表現,之后1-3周為臨床無癥狀的靜止期。
靜止期過后病人再次出現發熱、咽痛、周身關節游走性疼痛。由于個別兒童發熱不明顯,而以局部關節腫后為主,容易誤診為骨科疾病。大約1/3以上的兒童患有各種皮疹,如環形紅斑、結節性紅斑、多形紅斑及皮下結節等。
有的兒童還可表現為不協調、不自主、無目的性、木偶戲狀的肌肉動作,臨床稱之為舞蹈病。
在風濕熱過程中,兒童可有心率增快、心臟增大、心音改變,出現心臟雜音及心律失常等,提示已累及心臟,引起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熱如反復發作,可形成慢性風濕性心瓣膜病,如二尖瓣狹窄等,造成不可恢復的永久性損害。
六招可防風濕熱
風濕熱的治療原則是消除炎癥,保護心臟,控制風濕活動,防止形成慢性心臟瓣膜病。所以一旦臨床確診為風濕熱就應及時治療,臥床休息,一直持續到風濕活動完全停止以后。
1、預防兒童風濕熱的關鍵在于積極防止和控制上呼吸道鏈球菌感染。要搞好環境衛生,使居室空氣清新通暢,防止細菌生長。
2、應盡可能避免與鏈球菌疾病患者或帶菌者接觸,對鏈球菌感染的咽炎病人,用青霉素治療可明顯減少風濕熱的發生。
3、要加強體質鍛煉,提高抗病能力。
4、注意防寒防濕,避免著涼。
5、發生咽喉炎或扁桃體炎時,應立即治療,如能在24小時內開始治療,則可避免風濕熱發作。
6、對于患有慢性扁桃體炎或每年有兩次以上的急性發作史者,可考慮在風濕活動停止時進行病灶切除術。
一、風濕熱食療方
1、秦艽桑枝煲老鴨
配方
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鴨100克。
制法
將老鴨洗凈切塊與中藥材一同入煲,加水適量,煲爛后,調味,吃鴨肉飲湯。
功效
秦艽有祛風濕、止痛、解熱作用;桑枝能祛風濕通絡活絡作用;鴨肉滋脾胃。本食療方適用于關節腫痛伴有低熱之風濕熱痹型系統性紅斑狼瘡。
2、薏苡、木防已煲貓肉
配方
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貓肉20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