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也能消除疲勞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胡思亂想”有助于消除工作、生活中的緊張疲勞,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當你感到疲乏、困倦、無聊的時候就去胡思亂想吧。你可以想象著和老公一起又重新回到了蜜月中的旅行;想象著由于自己的工作業績突出,工資又長了一倍;想象著自己的寶寶一點一點長大。
總之,你的思緒可以四處遨游,只要是快樂的,沉醉的。不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這種漫無邊際的胡思亂想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補充而絕不是替代,因此要適可而止,不可本末倒至。
工作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法國社會學家多米尼克·梅達(Dominique Meda)說:“必須停止‘工作就是一切’的想法。”她強調在工作中建立一種平和的關系,但也承認,在現實中做到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我們都深信“不工作就沒飯吃”。
27歲的海娜是美容產品品牌經理,“我也希望像很多心理自助書建議的那樣,不能將生活等同于‘賺錢’。但工作中,我仍然像只永不停歇的兔子。而且,我竟然能夠從中感受到模糊的快樂!”
法國心理專家帕特里克·阿馬爾(Patrick Amar)說:這種矛盾的情緒并不奇怪,原本工作就是痛苦和成就感緊密交織在一起的產物。但在現實生活中,你的自我價值越多元,就越容易感到快樂。
對此,心理咨詢師建議:“當我們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和打擊時,需要在別的方面得到恢復。如果成就感只來自工作,那么工作上的不順心,就更容易影響到情緒。和工作保持適當距離,建立一種平和的關系,正是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感受快樂。”
表現幽默感與好心情
很多時候,工作難以快樂的根源在于死氣沉沉的工作氛圍。法國心理學家本杰明·薩勒(Benjamin Sahler)對許多企業進行調查后發現,很多公司都有簡潔的環境,舒適的空調,柔軟的地毯,但是氛圍卻使人感到窒息。
好的工作氛圍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比如交談、好心情、幽默感,還有每天交換帶來的小零食,都可以是快樂的開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王慧琳認為:“親密穩定的人際關系是快樂與否重要的因素。既然與親友在一起時,我們能找到快樂,那為什么要在工作中,放棄這種快樂呢?”
當然,這并不是讓我們成為辦公室里的抱抱熊,也不是讓我們對同事投入過度的感情。專家建議,笑能帶來心理上的奇效,同事之間應該多在一起找樂。笑永遠都是化敵為友的好辦法。坐等別人主動示好,則是非常消極的。
向上司說出自己的需求
工作中惱人的情況之一,就是上司似乎根本意識不到我們需要幫助,不要認為上司應該知道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