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是與心理應激相關的一種軀體性疾病,即心理應激可能誘發或加重哮喘發作,而哮喘發作時的喘憋、緊張、瀕死感,又會反過來刺激患者產生心理應激,使其精神緊張、恐懼、抑郁、沮喪,進一步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使哮喘易于發作,造成惡性循環。因此,家長必須對患兒多做安慰、鼓勵、解釋工作。
家長應設法引導患兒,消除他們對哮喘及其用藥所產生的顧慮和恐懼感,鼓勵他們自信自強,樂觀豁達。
一方面要避免對患兒產生厭煩和歧視,另一方面也不能過分溺愛他們。
不要經常詢問孩子是否不舒服,或常說是否感覺要發病等暗示性話語,以免造成患兒精神緊張,誘發哮喘。患兒感到胸悶憋氣,出現發作預兆時,可鼓勵他盡量放松,如采用深長細勻的腹式呼吸等。
秋冬季節 兒童哮喘的預防
支氣管哮喘是內兒科常見病、多發病,可于任何年齡發病。
支氣管哮喘多于幼年開始患病,青年也有,老年也不少。支氣管哮喘病因復雜:有過敏體質接觸過敏原誘發,有感冒后誘發,有飲食因素如吃蝦、蟹和一些調味品誘發,有環境因素如粉塵、螨、油漆、各種化學物質及花粉、藥物等誘發。但為什么有些人患病而另一些人不患病,這就是由個體體質的不同決定的。
家長在生活上要仔細觀察小孩每次支氣管哮喘發作是什么誘因,如果是飲食引起的,以后不能再吃這些食物。如果是買了新玩具引起的,就得換另一種玩具。
如果是家里種了新品種花草引起的,就要避開。如果是經常感冒誘發的,就要預防感冒并及時治療。總之,支氣管哮喘病因多種,需要家長細心觀察想法避免。
支氣管哮喘發作期多數在秋冬季節,夏季較少,故夏季稱為緩解期。許多支氣管哮喘患者發作時會找醫生給予治療,但服藥后癥狀改善,沒有痛苦就不再來找醫生,從而忽視了緩解期的治療。
支氣管哮喘的治療應根據不同病因、年齡、性別,還有患者發病時間、個體差異、配合程度等定出治療方案。
支氣管哮喘以喘為特征,但近幾年以無喘型哮喘,即以咳為主的哮喘患者不少。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及不停咳嗽,肺部聽診無哮鳴音,多發病于秋冬季節,經驗不足的醫生易誤診。
其實,支氣管哮喘是可以治愈的。兒童期哮喘要抓緊治療,急性發作期解除痛苦后,緩解期要鞏固療效。如觀察3~5年無哮喘發作,才算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