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標六:平衡感
具體測試方法是:兩手扶在腰部,閉上雙眼,一腿站立,另一腿抬起,抬高或放低皆可。當站立的腳發生移動或者抬起的那只落地時,測試結束。測試兩次,以堅持時間較長的那次為準。如果50歲以上的男性保持在17秒以上,女性保持在14秒以上,說明平衡力還不錯。如果男女分別低于8秒和6秒,則應經常鍛煉自己的平衡性。
除了練習該動作外,還可以通過倒著走、走貓步等方法來提高平衡感。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利用平衡板,將每個動作練習3~5次,每次1分鐘即可。
指標七:耐力
瑞典一項研究發現,一個健康的40歲男人,28分鐘內應走完3公里的路程,相當于正常步幅下每分鐘走134步。另外,以50米為間隔的折回走也可以測試耐力,測試者用比平時快3倍以上的速度來回走,6分鐘內如果完不成400米,就應加強耐力訓練。慢跑、健步走、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其中持仗健步走增加了胳膊的動作,消耗更多能量,效果更好。
這類運動建議每周至少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此外,運動強度也有講究。50歲以上、有鍛煉基礎的人,建議將心率控制在190減去年齡的值,而無鍛煉基礎的人,建議用170減去年齡來算,上下波動14都屬正常情況。
指標八:腿部力量
女性可通過平臥舉腿的方式測試腿部力量,方法是平躺在床上,雙腿伸直并攏后抬起,與地面呈45度角再放下。每分鐘30次以上為優秀,10次則急需加強鍛煉。男性可縱跳摸高測試腿勁,即先測原地站立摸高的高度,然后再測用力跳起后摸高的值,如果兩者高度差在40厘米以上,說明下肢肌肉爆發力強;如果不足10厘米則提示下肢肌肉已老化。通過深蹲抬啞鈴、扛鈴等方式能提高腿部力量。
中老年人選擇能承受的大公斤數后,可以做三四組深蹲,每組15~20次。做完后一定要拉伸下腿部肌肉,不僅能避免腿變粗,還能預防骨質疏松。此外,原地高抬腿、原地踢腿、踢毽子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腿部力量,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指標九:心臟功能
靜息心率是反映健康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測試方法是:在安靜環境中,用手指按住脈搏,計算其每分鐘的跳動次數。大量研究發現,心率過快或過慢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甚至死亡的風險。
多項調查顯示,心率以每分鐘60—75次為佳。平時要養成關注心率的習慣,早上醒來時、胸悶心悸時、劇烈運動后,都要有意識地摸摸脈搏。如果總是心率過快,就應及時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此外,一定要盡力做到堅持運動、合理膳食、控制腰圍、戒煙限酒、心態平和等。
指標十:肺功能
35歲后,人體的肺活量就開始逐年下降。爬樓梯可以測試肺功能,如果連續爬4層樓梯,呼吸還很自然,只是稍有些急促,則說明肺活量很不錯;如果出現呼吸困難、喘氣厲害,則提示需要多鍛煉了。
平常可以通過跑步、健步走、游泳等方法鍛煉,還可以有意識地練練“呼吸操”,如瑜伽、氣功等。忙碌的間隙不妨試試“調節呼吸法”:找個空氣清新的環境,慢慢吸氣4~5秒,使肺部吸足氧氣,再緩慢吐氣,練習5~8分鐘。此外,吹氣球、吹蠟燭等游戲也能提高肺活量。
總結:你身邊的老人們喜愛運動嗎?小編建議老年人可以經常運動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不愛運動的老人們,可以按照上面小編教大家的十種方法,慢慢的投入到運動健身的行列中。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夠擁有健康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