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實驗得知,龍眼肉富含葡萄糖、核黃素、鉀、鎂、磷,硒含量尤為突出。還含較多蔗糖、酒石酸、尼克酸、膽堿、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有報道說,龍眼肉很可能還含有延緩衰老的物質。
因此,日常生活中適量食用龍眼肉,對身體有補益。但中醫學認為,消化不良、舌苔厚膩、咽喉紅痛、牙痛、陰虛內熱者暫時不宜食龍眼。
除了用龍眼肉保健醫療,中醫文獻還記載龍眼核、龍眼殼、龍眼葉的治病作用。將龍眼核煅存性后,研成細末(名為“驪珠散”),用于外敷創傷局部,能止血、定痛,并能減輕愈后瘢痕。
《本草綱目》記述,取龍眼核6枚、胡椒14粒同研成細末,可用于擦治腋部狐臭。龍眼殼煅存性研細末,用茶油調成糊,可用于外敷治療燙傷與久不愈合的皮膚潰瘍。還有,龍眼葉煎汁,用于外洗治療瘡腫等。
龍眼樹木材紋理細密,質堅耐久,色紫悅目,用于雕刻工藝品,屬上乘材料。
龍眼肉的做法
材料:龍眼肉30克,黨參30克,鴿肉150克,枸杞20枚。
做法:
1.將鴿肉洗干凈,切成小塊,與龍眼肉、黨參同入砂鍋,加水800ML,武火燒開后10分鐘,轉成文火燉煮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