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餐廚垃圾加工方而言,餐廚廢油每噸成本大約1000元,每噸餐廚廢油能夠提取0.8噸食用油,加工環節的成本僅300多元,而現在市場食用油的價格每噸超過6000元,按市價打對折售出,一噸的利潤接近2000元,利潤率接近百分之兩百。而對于餐館、街邊的飲水店而言,回購“地溝油”當作食用油價格低廉,能降低經營成本,增加利潤,在缺乏監管 的情況下自然不乏冒險者。
“在整個餐廚廢油地下市場中,多方贏利,輸的只有不知情的消費者。當前這個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有人專門負責收購,有人專門負責加工提煉,還有專門收油 方負責將其進入市場銷售。尤其在收購環節,巨額利潤導致一些收購人將爭奪餐館泔水、地溝油的‘承包權’視為搶地盤,你爭我奪,甚至大打出手。”曾煒說。
何東平19日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廢棄油脂返回餐桌的現象確實存在,但到底有多少,我這里沒有數據。”
不過,在他提供的資料中顯示,目前我國餐廚業廢棄油脂的處理回收還缺乏系統完善的管理機制。據統計,我國每年消耗油脂約2200萬噸,其中15%約330萬噸成為廢棄油脂。隨 著2007年到2008年食用油價格的大幅上漲,加工餐廚廢棄油脂的凈利潤也越來越大,地溝油收購市場非常混亂,大量不法分子介入泔水油的收購牟取暴利。可想而知,如此大量的餐廚廢油脂 只要有一少部分被簡單提煉回流食用油市場,就會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危害。
據了解,餐飲廢油對人體健康危害較大,被丟棄后受到污染,嚴重變質。粗提餐飲廢油成分復雜,含有多種有害物質,人食用勾兌地溝油的食用油后,初會出現頭暈、頭疼、 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長期食用輕者會使人缺乏營養、加速衰老,重者將導致腸道和心血管疾病,破壞消化道黏膜,內臟嚴重受損甚至致癌。與此同時,餐飲廢油還含有大量的食物 殘渣以及調味料,如淀粉、鹽、蔗糖、味精等。這些雜質能夠加速油脂腐敗變質。
阻止地溝油回流餐桌是一項系統工程
何東平教授的調查經報道后引起強烈關注和反響,1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緊急下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迅速開展檢查,對情 節嚴重的要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19日,武漢市食安辦宣布在全市范圍內,對餐飲服務單位采購和使用食用油脂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接受市民對“地溝油”問題舉報。
不過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解決餐廚廢油回流餐桌,除了要重視出口問題,還得從源頭上想辦法,否則回流風險仍然存在。
曾煒根據從業經驗表示,解決餐廚廢油回流餐桌的根本在于從源頭上需要加快地方立法,一方面制定餐廚垃圾強制統一收購的辦法,另一方面也需要通過立法協調環保、城管、 工商、食品藥品監督等相關部門對于餐廚廢油的管理,比如裝上統一的過濾裝置后,餐館的污水即可實現達標排放,環保部門的排污費是否取消。與此同時,他還提出,解決餐廚垃圾回流餐 桌還得注意加工后產品的出路問題,有了適銷對路的工業品的帶動,其實就能通過市場手段解決回收餐廚垃圾的成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