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皮膚瘙癢癥
這種皮膚瘙癢的皮膚病往往從初秋雨水減少就開始,中老年人發生較多,由皮膚分泌油脂減少,皮膚干燥,裂紋,神經末梢受到刺激而發生瘙癢。
預防:秋后就要注意皮膚保濕,減少洗浴次數和浴液使用,根據個人情況浴后外用潤膚乳。瘙癢時避免搔抓,外用藥物止癢,防止繼發皮膚病的發生。
治療:就是要糾正皮膚干燥,外用潤膚乳,甘油霜,冷霜,維生素E乳,無比膏等。劇烈瘙癢者可以加服抗組織胺類藥物如撲爾敏,西替利嗪,安泰樂等,或服鎮靜藥。
5、銀屑病
有大部分病例,有明顯的季節性,秋后復發的明顯增多,新發的銀屑病也因秋天氣溫變化著涼感冒、扁桃體炎等誘發。有統計發現寒冷地區銀屑病發病率明顯高于溫暖地區。
預防:銀屑病病人在寒冷季節注意預防感冒,扁桃體炎的發生。有條件可以過遷徙生活,秋后去溫暖潮濕的南方居住。
治療:對進行期皮損避免用刺激性強的藥物。復發的皮損,面積小可用封包法,外用藥物常常采用焦油類、水楊酸類、蒽林、皮質激素類、卡泊三醇、維A酸等制劑。
6、魚鱗病
是一種遺傳性皮膚病,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夏季因多汗,潮濕皮損變得不明顯。秋后天涼,出汗少,空氣干燥,魚鱗病皮損變得明顯,魚鱗樣外觀,也可出現皮膚瘙癢,脫屑。
預防:秋后注意皮膚保濕,減少洗浴次數,少用或不用浴液。洗后涂潤膚乳、膏。
治療:可選用0。1%維A酸軟膏、10%-20%的尿素霜、5%-10%的水楊酸軟膏或乳酸軟膏、10%魚肝油霜外用,有較好的療效。沐浴后或冬天的時候可常在患病處涂抹凡士林潤膚霜,有助于皮膚的滋潤。
7、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一種秋季容易反復發生的炎癥性皮膚病,病因復雜,可能與鏈球菌感染染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關。
皮損為成批的皮下結節,稍高出皮面,2~3cm直徑大小,中等深度,觸之有壓痛,多發生小腿伸側,有時小腿屈側,大腿,上肢甚至軀干部也可有類似皮損。結節經3~6周能自行消退,留色素沉著,結節不破潰,愈后不留瘢痕。本病常在春秋季復發。
預防:在季節變換時要注意保溫防寒,避免著涼感冒,引起鏈球菌及病毒感染。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勞累,久站,下肢血循不暢。
治療:尋找病因并進行對癥治療如抗生素的應用。還可適當給予非激素類抗炎藥如消炎痛,阿司匹林等治療。較重者可用激素潑尼松,待病情緩解后逐漸減量,中藥常用復方丹參片,雷公藤多甙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