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4大危機侵襲
夏季養生危機一:冷飲后的胃腸道疾病 危險指數:★★★★
原因:盛夏酷暑吃些冷飲自然覺得神清氣爽,美味的哈根達斯更是令“冰淇淋”美女們欲罷不能。但是,在夏天,由于氣候的炎熱,皮膚血管因散熱需要而擴張,胃腸血流量會相對減少,大量進食冷飲后,胃腸道血管因冷刺激而急劇收縮,血流量會進一步減少,造成胃腸功能紊亂,甚至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各種冷飲,如汽水、啤酒等,含有二氧化碳,若大量飲用,勢必增加對胃腸道的刺激作用,大量氣體的產生可增加胃腸內的壓力,易誘發或加重原有疾病,如胃腸炎癥和十二指腸潰瘍,嚴重時可致潰瘍穿孔。
預防措施
了解自己的體質:如果你是屬于體質虛寒者,或是患有急性或慢性胃腸炎,則盡量不要吃冷飲,因為冰淇淋、冰磚等冷飲中均含有大量脂肪、膽固醇、蛋白質、糖和淀粉等營養成分,吃了冷飲,既影響正常的食欲,又會增加疼痛,使腹瀉加重。
劇烈運動后勿食冷飲:運動后如果吃大量冷飲冷食,強冷刺激會使胃腸道血管收縮,減少腺體分泌,導致食欲銳減,消化不良,而且驟冷刺激,可使胃腸痙攣,甚至誘發腹痛、腹瀉。
飯前飯后少吃冷飲:飯前飯后食用冷飲冷食,會刺激胃腸道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造成消化腺分泌液減少,降低消化功能及減弱對營養成分的吸收,且會引起食欲下降。
切忌冷熱交替:冷食和熱食交替攝入會對牙齒和胃腸產生強烈的刺激,因此冷、熱飲應該分開飲用,至少應間隔分鐘。控制攝取量:實在忍不住想吃點冷飲時,就要注意攝取的量。一次食用過多,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且冷的食品會刺激腸道,使蠕動亢進,縮短食物在小腸內停留的時間,影響人體對食物中營養成分的吸收,還容易產生腹瀉。
注意存放衛生:冷飲冷食如果存放不當,難免會有細菌繁殖,即使在℃的低溫下,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和化膿性葡萄球菌均能生存。所以,吃前一定要確定冷飲冷食的新鮮度。
夏季養生危機二:易患空調綜合征 危險指數:★★★★★
原因:人們成天待在冷氣充足的室內,這種長期的空調環境會使人們對低室溫產生一系列不適應的癥狀。由于空氣中缺乏負離子,加之室溫調得過低,往往會引起頭暈,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使工作效率降低。有的人還會出現咽干、咽痛、關節疼痛、腰背酸痛,甚至發生感冒、胃腸炎、肩周炎、面神經麻痹等癥。
預防措施
減少室內外溫差:在夏季辦公室內的溫度應保持在℃左右,室內外溫差不應超過℃,否則出汗后進入室內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的負擔,嚴重時可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紊亂。另外,辦公桌不可安排在冷風直吹處,因該處空氣溫度可比它處低~℃。保持正常體溫:若長時期坐在冷氣充足的辦公室里,應適當增加穿脫方便的衣物,膝部可用毛巾覆蓋予以保護,同時要注意間或站起來走動一下,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增強肌體抵抗力。
定期開窗通風:辦公室里應保證每天定時開窗通風,一般以一到兩次為宜,清晨通風佳。避免因通風不良而導致的微生物生長繁殖,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進行適當的運動:在空調室內生活的人,應有適當的室外活動時間,以提高自身對溫差的“內調節”和適應能力。預防飲食調理:在日常的飲食中,可適當增加生姜、荊芥、蘇葉、辣椒等調味品的量,既可以佐餐開胃,又可以防風散寒,增強肌體抵抗力,預防空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