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如何搞好震后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1)派專人對救災食品的貯存、運輸和分發進行衛生監督。救災食品不得與汽油、殺蟲劑、毒鼠劑以及其他毒物一起貯存,不得用同一車輛運輸。食品倉庫和堆放食品的地點要干燥、通風、清潔。發放食品時要派衛生防疫人員把關,對生霉、腐敗、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脹、漏氣與嚴重銹蝕的罐頭,禁止發放食用。
(2)對挖掘出的食品進行檢驗和質量鑒定。對從冷凍庫內挖出的肉類食品要經衛生檢驗隊檢驗,明顯腐敗變質者深埋,輕度腐敗者煉工業油;未腐敗者經高溫處理可供食用。對砸死的牲畜除經獸醫人員檢驗確定可食者外,一律作深埋處理。
(3)恢復工作的食堂,飯店要有防蠅設備,要保證供應的食品清潔衛生,要創造條件對食具作到用后洗凈、消毒。飯菜要燒熟煮透,現作現吃。嚴禁出售腐敗變質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飲食服務人員身體要健康,至少無傳染病。
(4)加強飲食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要求人人不喝未經消毒的生水,不吃腐敗變質和不潔食物。
14.如何儲存應急食物?
至少儲備3天以上的食物;不需要購買脫水食物,可以購買一些罐裝食品。將食品儲存在干燥、陰涼的地方,佳保存溫度5-16℃。不要將食物亂堆放,以免食物因儲存溫度較高變質。避免食物與汽油、農藥、殺蟲劑、顏料等接觸。另外,將食物放在密閉的紙箱中,防止鼠類和其他昆蟲類叮咬或破壞。主要標注食品的儲存時間和有效期,及時更換。
15.如何使用應急食物?
在使用應急食品前,先食用容易變質或需要冷凍的食品;不能食用在室溫下放置2小時以上的食物,不要食用任何變質、變味的食物;罐裝食品出現漏縫或罐體出現膨脹的食品也不能食用。
16.如何準備安全的食物?
盡量找到可用的烹飪用具,包括刀、叉、紙碟、紙杯和紙碗,開瓶器、鐵爐,盡量使用煮熟的食物。
17.家庭應準備哪些急救用品?
在地震前,家庭應準備急救用品,如:斧頭、鐵鏟、掃帚、螺絲刀、鉗子、鐵錘、扳手、繩子、塑料布、塑料帶。厚底鞋、手套、蠟燭、打火機、水果刀、橡膠管、帳篷、毯子或睡袋、手電筒、電池、基本的急救藥物、防護眼鏡、多用途滅火器、洗漱用品。將這些急救用具裝在工具箱或漁具箱以便于攜帶以及防水。其他急救物品包括:急救手冊、剪刀、鑷子、溫度計、香皂、紙巾、防曬霜、一次性紙杯、水果刀、小塑料袋、安全別針、針線、醫用冰袋、夾板等。
18.應準備哪些急救藥品?
過氧化氫,用于清洗和消毒傷口;抗生素藥膏;個人用的包裝好的酒精棉簽;阿斯匹林及其他藥片;處方藥及其他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抗腹瀉藥物;滴眼液。另外用于外傷包扎的繃帶、紗布、醫用膠條、醫用棉花等。
19.如何做好臨時居住環境的衛生?
震后管好糞便是群眾生活中的突出問題。衛生防疫人員要指導居民選擇合適地點,利用就便材料,建應急公共廁所,要求做到坑深(1.5米深)、窄口(50厘米寬)、加蓋,四周挖排水溝,外圍草簾。建臨時垃圾坑及污水坑。要定期噴灑殺蟲劑。發動群眾建立震區衛生公約,并教育群眾自覺遵守。
20.震后滅蚊蠅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地面噴藥殺滅:對面積較大的居民點、坍塌的建筑物、廁所、糞堆、污水坑、垃圾堆以及挖掘、掩埋尸體現場等處進行噴霧,居民簡易防震棚內、外都可噴到。對分散的居民點室內和面積較小道路窄狹的地點,以及山坡、灘頭等機動車輛難以到達的地方,可用手動壓縮式噴霧器、靜電噴霧器以及小型手提噴霧器。
用煙劑熏殺:對室內、地窖、地下道等空氣流動較慢的地方和噴霧器噴灑不到的地方,可用666,敵敵畏、敵百蟲、西維因、速滅威等煙劑熏殺蚊蠅。也可用野生植物熏殺。
多種殺蟲劑混合使用或交叉使用,以防止蚊蠅產生耐藥性,降低殺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