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知識簡介
武術是拳術和武術器械術的總稱。武術是人類自動物界分離出來以后,在與大自然作斗爭求生存的過程中逐步產生的。
原始社會,“人民少而禽獸眾”,原始人類依靠本能的反抗能力,采用拳打、腳踢、指抓、掌擊、跳躍、滾翻等動作,與各種野獸進行拼博,并獵取為生活資料,這就是原始的武術萌芽。
據古物學家研究:僅在北京周口店一帶生活的野獸就有十幾種之多,如劍齒虎、腫骨鹿、犀牛和中國鬣狗等。當時原始人類就在這種環境中生存著。
人們在猛獸世界中生存,以果實根莖作食物,后又以漁獵中取得附加食物(魚類和獵物)同時又在漁獵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獵獲方法。
到了氏族公社時代,部落與部落之間開始經常發生戰斗。當一個部落的財富刺激另一個部落的貪欲時,使用武力就成了掠奪財富的一種主要手段,正如恩格斯所說:“他們是野蠻人,進行掠奪在他們看來是比進行創造勞動更容易甚至更榮譽的事情。
以前進行戰斗,只是為了對侵略進行報復,或者是為了擴大已經感到不夠的領土;現在進行戰斗,則純粹是為了掠奪,戰斗成了經常的職業了。”
因此中國原始社會各氏族之間也發生了不少戰斗。在這些戰斗中,遠則用了弓箭、投擲器,近則以棍棒、長矛、刀斧擊打,劈、砍、刺、扎,戰斗非常激烈,有時一兩個人要對會好幾個人,有攻有防。
一旦武器脫手,就要徒手博斗,使用拳打、腳踢、躲閃、扭摔、跳躍等動作,有時還要空手對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