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拍形角度與拍面方向
拍形角度是指球拍面與地面所成的角度。拍面方向是指球拍的拍面所朝向的位置。
拍形角度可分為七種:拍面向下、拍面稍前傾、拍面前傾、拍面垂直、拍面后仰、拍面稍后仰、拍面向上。
拍面方向可分為三種∶拍面朝左、拍面朝右、拍面朝前。
拍形角度和拍面方向控制的好壞對擊球質量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必須在每一次擊球中認真調整好拍形、拍面,擊出合乎質量要求的球來。
六、擊球點
所謂擊球點是運動員擊球時球拍與球相接觸那一點的時間、空間位置。
擊球點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包括拍和球的接觸點距地面的高度;第二包括接觸點距身體的前后距離;第三包括距身體的左右距離。對擊球點選擇得是否合適,將決定著擊球質量的好壞,它將直接影響著運動員擊球的力量、速度、弧線、落點。
終將導致影響運動員擊球的命中率,造成失分,直至失敗。因此選擇合適的擊球點至關重大。選擇合適的擊球點應做到如下兩點:第一判斷要準,第二步法移動要到位(步法要快)。只要做到了這兩點才能保證調整在合適的位置,擊球點才有保障。
現代羽毛球運動起源于英國,據說1860年在英格蘭,格拉斯哥郡的倍明頓莊園舉行宴會上,由于下雨,客人們只能呆在室內,有幾個從印度回來的退役軍官就向大家介紹了一種隔網用拍子來回擊打毽球的游戲,人們對此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后來人們就以倍明頓(Badminton)作為次項運動的名稱。1893年英國成立了羽毛球協會,1899年舉行了第一屆全英羽毛球錦標賽。此后羽毛球運動就傳到了世界各地。
羽毛球運動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的小型球類運動。由于它的運動器材簡便,不受場地限制,兩把拍子一個球,無論走到哪里,無論有網無網,無論室內、室外,只要有一小塊空地,就能進行活動和鍛煉。
羽毛球運動特有的風格,它一方面是一項技巧性很強的競技性比賽項目,另一方面它是一項普及性很強,老少皆宜的活動。既能強身健體,又充滿樂趣。無論是從事競技性運動,還是一般性的大眾健身活動,多需要在場上不停地移動跳躍、轉體、揮拍擊球。
因此,青年男女經常進行羽毛球鍛煉,能促進生長發育,提高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培養不怕困難,不甘心落后,頑強的拼博精神,從而提高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