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務差
內蒙古大學一位健身愛好者孫強說,他在文化商城內一家體育用品店買了一根30公斤的臂力棒,結果只用了1個月彈簧就有些松弛了,無法恢復到以前硬挺的狀態。
“臂力棒要是彈簧松了,鍛煉效果會大打折扣。我找到店主要求更換,但是店主以購買時間太久為由不予更換。我想去投訴,但是由于當時沒有向對方索要發票,只能自認倒霉。”
據了解,許多體育用品店在出售健身器材時不為顧客提供相關票據,因此,出現質量問題也無法投訴。
消費者盲目選購
健身的專業性很強,啞鈴、跳繩、拉力器等器材雖然結構簡單,但是選購和使用時也有很大學問。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半數以上的消費者購買健身器材時是很隨意、很盲目的。
他們不懂選用健身器材的相關知識,買到了不合適的或者質量不過關的器材,結果使鍛煉效果大打折扣。還有些人買這些器材只是為了玩兒,因此也就不太關注這方面的知識。
市民孫哲剛告訴記者,他從半年前開始健身,買了一副30公斤的啞鈴。練了兩個月,自我感覺不錯。“我做彎舉練習時很輕松,感覺成績已經不錯了。但是有一次我到健身房去練習,卻感覺非常費力,還拉傷了肱二頭肌。
后來,我把家里的啞鈴稱了一下才發現,它的實際重量只有14公斤多。等于說我這兩個月都白練了。只怪我當時不了解選購健身器材的知識,才買了這么一個殘次品。”市民宋麗麗說:“我們并不是運動員,沒有必要那么專業,有個東西練習就可以了。”
記者發現,像孫哲剛和宋麗麗這樣的消費者并非少數。
不要一味貪圖便宜
內蒙古師范大學體育館的健身教練梁玉蓮說,減肥、增肌、強身和病后恢復所使用的鍛煉方式和器材都是不同的,因此選購健身器材時,首先要明確自己健身的目的。
有的人比較胖,需要減脂,應該選擇有氧運動器材,如跳繩、跑步機、動感單車等。有的人比較瘦弱,需要增肌,可以選擇啞鈴、杠鈴、拉力器等力量器械。在購買健身器材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規格的器械。
以啞鈴為例,首先應該去正規的體育用品商店,好隨身帶上彈簧秤,以防缺斤短兩。材質上,橡膠啞鈴比電鍍啞鈴更安全,也不會生銹。
但是橡膠啞鈴如果橡膠氣味太濃,或者與螺絲發生粘連,則是不合格產品。在重量上,考慮到訓練效果,好購買比較重的可調節的啞鈴,這樣可以根據訓練部位和肌肉力量的不同增減負重。
自治區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健身器材時,質量是重要指南,一定要認準商家營業執照,注意查看產品上標注的生產廠家、廠址等基本信息,不要一味地貪圖便宜,以免上當,出現問題應該及時去銷售地點更換,或者向有關部門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