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習慣------起居篇
起居篇一、少睡1小時,死亡率增加9%
一天中,人清醒和睡眠的時間比例應該是2:1,也就是說,8小時睡眠是好的。睡眠時間平均別低于7小時,否則每少睡1小時,死亡率就增加9%。對青少年來說,小學生應保證10小時睡眠,中學生則是9小時,否則會影響未成年人體格和神經的發育,導致注意力、記憶力、自控力下降,還可能引起免疫、內分泌系統混亂,導致肥胖。
起居篇二、勿過早或過晚起床
研究發現,起床較早的人更易患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同時,早起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他們本身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較大。7點21分后起床好,因為如果在5:22—7:21之間起床,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臟病的物質會增加。而且一醒來就應該將臺燈打開,這樣有助于調整生物鐘,讓人更快清醒過來。此外,起床時盡量不要太猛,而應躺在床上,用5分鐘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否則會導致血壓突然變動。
起居篇三、居住環境切勿臟亂
清潔、衛生的床上用品是保證睡眠和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但在起居衛生習慣中,一些細節往往被大家忽視,而這些細節卻可能是很大的健康隱患。
起居篇四、熬夜
危害1、皮膚受損。一般來說,皮膚在晚上10點到晚2點進入晚間保養狀態。如果長時間熬夜,就會破壞人體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的正常循環。神經系統失調會是皮膚出現干燥,彈性差,缺乏光澤等問題;而內分泌失調會是皮膚出現暗瘡,粉刺,黃褐班,黑斑等問題。專家建議,在吃晚飯時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或含有膠原蛋白的食物,如水果和肉皮。還可以多吃偏涼性的食物,如瓜類,蘋果,小米,薏米等。
危害2、抵抗力下降。在熬夜對身體造成的多種損害中,常見的就是使人經常疲勞,精神不振,身體抵抗力下降。而對于抵抗力比較弱的人來說,感冒等呼吸道疾病,胃腸道等消化道疾病也都會找上門來。這主要是因為熬夜時人的正常生理周期被破壞,人體的正常免疫系統遭到破壞,抵抗力也就會隨之下降。
點評:良好的飲食起居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先決條件,希望各位“匆匆過客”能夠在生活中多學習些養生之道,守住身體健康,避免疾病侵擾,走向幸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