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者長壽
古人曰:“善養生者養心,不善養生者養形”,“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內”即指心。這里的心是指心境,是中國養生文化中強調的內涵,即思想、意念、心理、情感。養心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思想、意識、心理調整到佳狀態。
古人認為,要把心境調整到佳狀態,其中,重要的就是要調整好情志。儒、釋、道三家都追求做到心的“虛靜”狀態。所謂虛靜,是指心靈極大程度的虛空、寧靜狀態,這種狀態下的心境不受外物所擾,因而也就沒有憂慮和私欲。道家經典《清靜經》中記載:“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言之人要想常清靜,必須遣欲澄心,去掉一切貪求、妄想與煩惱力求做到“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于空”。
如果人們能以“清靜”的思想來修身.則會得到更好的休養和生息,必然會延年益壽;如果以“清靜”的思想來處世,社會就會和諧而太平,個人也才會有和諧、安康的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