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支架治標不治本,這些藥別忘了吃
支架治療冠心病,效果立竿見影。不少患者認為,冠心病的癥狀都消失了,病就痊愈了。
其實不然。冠狀動脈密密麻麻,遍布心臟各個角落。冠心病的全稱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就是說,得冠心病的人,心臟的所有冠狀動脈都狹窄了,只是狹窄的程度不同而已,有的較輕,有的較重。支架的長度只有2厘米左右,解決的是狹窄嚴重的冠狀動脈,大夫不可能把整個冠狀動脈都放上支架,支架治療只是對癥治療,放完支架后,患者還得吃藥。
吃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防止支架處再狹窄,二是防止其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再加重。
放完支架,阿司匹林是必須吃的,而且應終身服用。支架把狹窄血管撐開的同時,也損傷了血管內皮。人體有自我修復的功能,當血管內皮受到損傷時,人體就會調集具有止血功能的血小板到受損位置“救火”,這正是放完支架,有10%左右的再狹窄率的原因。阿司匹林的作用恰好是抗血小板凝集的,一天吃75mg~300mg(具體應聽醫生的),這個藥很便宜,一個月也就十幾塊錢。
氯吡格雷片也是抗凝藥,與阿司匹林合用,能降低狹窄率,一天吃一片(75mg/片)。氯吡格雷片比較貴,一個月需要300元左右,它不需要終身服用,吃1年~1年半即可。
他汀類藥也要吃,目的是降血脂。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是壞分子,當它們的指標高于正常值時,血液中的脂肪就會沉積在血管壁,使血管出現狹窄。他汀類藥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和膽固醇,主要藥物有普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等,患者可選擇一種服用。他汀類藥物也要終身服用,而且晚上服用,效果好。
β受體阻滯劑是個好藥,千萬別忘了,它可以減少心跳次數,降低心臟的耗氧量。β受體阻滯劑的代表藥物有倍他樂克和康可,選擇其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