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年老體弱者及小孩更應如此。每日晚睡前用熱水洗腳,洗腳水溫度高于體溫,水量以齊踝關節為佳。如果堅持每天用溫水洗腳,還可以起到調整氣血、消除疲勞、增進食欲、舒筋活血的功效,對失眠、神經衰弱、關節酸痛、消化不良、腰痛、胃痛及凍瘡等全身或局部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和預防作用。民諺中“熱水泡腳,勝吃補藥”亦是這個道理。
另外,暑天好選擇洗熱水澡。醫師說:人浸泡在溫水里,毛孔會很快張開,體內的熱量就能釋放出來,通過反復的浸泡,可以完全消除身體的悶熱,治標治本。相反,如果人直接泡在涼水里,毛孔受到刺激會馬上閉合,盡管皮膚會感到涼爽,但體內的熱無法完全排出,過一會兒依然會感覺很熱,達不到真正降溫的目的。這也是為什么夏天洗熱水澡比洗涼水澡更能解暑的原因。專家還建議加強耐熱鍛煉,耐熱鍛煉能提高體溫調節功能,使熱適應能力增強,不但可增強體質,還可有效防止中暑和其他熱證發生。
出汗是人體散熱的方式。所以夏季不能一味貪涼。以熱制熱,出出汗才是涼爽的好方法。人的身體分布著300萬左右的汗腺。汗液的排出,有調節體溫的作用,同時也排出部分代謝廢物。如今,空調的高度發展及其應用日益普及,長期處于溫度穩定環境中的人群,汗腺幾乎被閑置起來,即使到了該出汗的季節——夏季也不經常出汗,這對于健康是有害而無利的。按照我國古代名醫張子和的學術見解:內毒外排,祛邪安正,疾病自愈。汗腺不暢就喪失了一條重要排毒管道,也就失去一道免疫防病的重要防線。
從順應四季節律和生命規律出發,該出汗時就出汗。醫師說,現在都市人群白天晚上長時間待在空調房內,雖然享受到清涼卻導致陽氣發散受阻,陰陽失衡終導致免疫力下降。生姜具有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三大功效,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應該經常喝點姜湯,可有效防治空調病,而喝姜湯好在早上服用。